查稿电话:0431-81686158

TOP

试论李白的生平如何影响其诗歌创作
2024-01-24 08:55:08 来源: 作者:奚梓欣 【 】 浏览:145次 评论:0
12.5K

   大唐盛世,必出耀眼之才。大唐与诗人互相成就,大唐气韵哺育了诗人,而诗人的笔又为盛唐鲜花着锦,在这场浩大的诗人盛宴里,最醒目的主角就是李白,但他也是在人世间挣扎向上的普通人。我们无法亲眼见到盛唐时文学繁荣的景象,但千年后,李白的诗成为中国人领略李白传奇一生的重要凭证。

 

一、李白读书与蜀中游历期

 

   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在这里开启了他的少年时代。在他年少时,李白的父亲就教他习《子虚赋》,据记载:“十五观其书,作赋凌相如。”李白认为他自己十五岁所写的大赋就已经超过司马相如了。公元718 年的春天,十八岁的李白出游梓州,拜赵蕤为师。赵蕤是当时备受世人推崇的饱学之士。李白深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功成不受赏,功成拂衣去”的人生态度,在做成一件大事后功成身退、避世江海、回归自由。

   李白的青年时代正是开元之治的前期,国家海内升平,崇文风气久盛不衰。然而,李白家庭出身很一般,又没有达官贵人的推荐,只有一身才华。因此只能去拜谒这些有权势的人,广交好友,拿自己的文章和诗作,去主动联络文坛上那些有声望的文坛大家,得他们的一声赞美,提高身价,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从而施展抱负。公元720 年,年轻的李白前往渝州,拜访刺史李邕,寻求踏入仕途的机会,自信满满地认为一定会得到李邕的赏识。但是,他预期中的赞扬并没有到来。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是一个少年天才向一个掌握文坛的中年人发出的宣言,但是李邕并不喜欢狂傲的李白。这一次不愉快的相遇,并未影响李白对李邕人格上的崇拜,后来李邕被奸臣迫害,李白随后写下《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悼念李邕,“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那是属于大唐文人的风骨,也是李白人格所达到的一个高度。

   公元724 年,24 岁的李白学业初成,仗剑出蜀,开始了漫游的旅程。李白所作《别匡山》道出了他离别时的心境,“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李白不是不爱故乡,而是把青春和理想交给了这个清明的时代。他坐船到江汉平原,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感慨。沿长江顺流而下,李白度过了人生中最自由的游侠时光,他一路游历,结识好友无数,可谓四海皆兄弟。

   公元727 年,李白来到安陆,寻求入仕的机会,却没有获得官员的青睐,反而收获了另一道炙热的注视。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后人相中李白,将其招赘家中安顿下来。李白婚后居住在安陆白兆山,此后十年里李白积极地为仕途奔波,写下数篇干谒文,向官员推荐自己。但干谒之旅并不顺利,李白酒后乘马冲撞当地官员,后写了一封检讨书为自己酒后失态赔罪《上安州李长史书》:“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螗螂之臂?”将自己的行为比作螳臂当车,然而检讨书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舞文弄墨的自夸文,“辞旨狂野,贵露下情。轻干视听,幸乞详览。”从中可以看出李白性格中的任性,还有不通世故的地方。在安陆数次干谒失败,并未打消李白的热情。李白曾在《上李邕》中将自己比作大鹏,大鹏便成为他的精神图腾,代表着一种奋发向上和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时代是一股强大的气流,李白在气流的推动下越飞越高。李白企望进入朝堂,治国平天下。为此,李白将用全部的勇气,主动地回应这个机遇重重的时代。

 

二、李白壮游与入仕期

 

   公元730 年春夏之交,李白在安陆数次干谒失败后,决定来长安寻找机会,其中一个目标就是玉真公主。李白带着热烈的激情,满心欢喜地来到长安城南边的终南山,以为找到了赏识他的伯乐,却没想到是一场空等。

   四处碰壁的李白游荡在外,无力摆脱命运的捉弄。这崎岖的入仕之路,与蜀道何其相似,苦闷的情绪在心中郁结已久。于是,他写下了千古名篇《蜀道难》,用极具想象力的笔触将大自然的奇、险、怪描绘出来,蜀道之险与仕途之难,在李白心中重叠,融合着奇特的自然山水,又融合着真实的人生险恶。

   公元732 年,李白回到安陆,开启了十年隐居生活,构石室、开山田,每日赋诗饮酒,寄情于清风朗月。南北朝时期的谢譓讲:“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欧阳修讲:“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苏轼也讲:“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是中国人精神上的退路,却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出口。诗意与现实构成了李白矛盾的点,而这种矛盾之间所形成的张力,也让李白的生命呈现出不同的光彩。一种是自视甚高,能够画图凌烟阁、大定寰宇,如《南陵别儿童入京》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另一种是愿意悠游田园,去访道寻仙,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两种人生态度看上去十分矛盾,但却统一在李白的生命之中。

   公元742 年,唐玄宗召李白进京,任翰林供奉,李白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由于皇帝的重视,王公大臣争相与李白交往,《东武吟》写道,“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此时大唐的物质文明已经到达了巅峰,需要一个“时代的歌手”来讴歌这一切,李白在此刻脱颖而出,他的诗篇就为这个繁华的世界唱着赞歌。李白如鲜花般怒放、引吭高歌,造就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诗国大唐。

   天宝初期,每逢节日都要举行盛大宴会,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几句扑面而来的是唐朝艳丽蓬勃的气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后人有着许多猜想。比如当时李白醉酒作诗,要求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在世人对李白的想象中,似乎他就应该如此,蔑视皇帝身边的权贵。但是高力士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李白居然敢藐视他,玄宗为此还说了:“此人固穷相”。为什么是“穷相”,是因为他在政治上是幼稚的,得罪高力士,会使李白在朝堂上寸步难行。

   在长安的这段岁月里,是李白离梦想最近的时光,但李白以国士自诩,而皇帝只是以文士待之,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李白任翰林供奉与他的政治理想是相悖的,只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艺术家被供奉在长安。然而往往官场失意,诗就会写得格外出色。入京的第二年,李白在院落里自酌,写下《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似是三人喝酒,其实只有李白一人,那两个是影子和月亮。李白这时还处在人生的顶峰,但他的内心体会到了巨大的孤独。

   白天的李白是不羁的,夜晚李白离开觥筹交错的名利场,喧嚣的世界和灵魂都安静下来,回归到自我。与他《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人生态度截然相反。所以,李白的清雅忧愁在这里;绚丽浪漫也在这里。在人生最风光的阶段,仍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但孤独没有将李白导向颓废和寂灭。李白不承认现实的悲剧,他不承认人生有限;他要超越人生的束缚,要达到精神的永恒。

   一年多的时间,官场的失意渐渐地消磨掉他的热情,政治上的天真让他与官场格格不入。李白的才华不在政坛,而是为时代高歌,如果李白没有政治上的天真,他也许会有很多现实上的考虑,那他的思想就不可能飞得那么远、那么高,也就无法成就他在诗歌上的伟大。李白一向追求进退的自由,进可以立足朝堂、施展抱负;退可以寻仙漫游、泛舟东海。当李白意识到无法在长安再进一步时,便开始将目光转向广阔山河。

 

三、李白再次游历期

 

   公元744 年,李白权衡再三,上书辞官,唐玄宗赐金放还。当年收到诏书有多么欣喜,今日的放弃就有多么的难得。同年的夏天,今河南商丘北部的大泽湿地发生了一件中国文坛上的大事件,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唐诗巨匠——李白与杜甫相遇了。李白与杜甫在第一次相遇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对方身上耀眼的才情所吸引,在一年的时间里,两人一同出游了三次。在外游历的时候,经常同榻而眠,盖着一张被子,可见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戏赠杜甫》,调侃杜甫要过得轻松惬意一些,“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在两人分别之后,杜甫始终怀念着李白,先后创作了十二首怀念李白的诗作,比如《春日怀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等。李白是“仙”,杜甫是“圣”。

   杜甫的心里始终装着他人和国家,有一颗非常博大的同情心,成就了他物的精神高度;李白始终看见的是自己,他的目光是内视性的,更多投射到自己身上,成就了自身的精神高度。唐代的诗歌在中国诗歌中独领风骚,而唐诗之中又是“李杜”双峰并立。在李白的一生中,无论是悲伤失意,还是壮志得酬,都离不开美酒的相伴。其中最有名的一次醉酒就发生在黄河岸边,李白与好友酒酣耳热之时,吟出著名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一个长镜头,人的目力所及只能是一小段,但是李白仿佛全都看见了,将空间无限地拉长。“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然后又把时间缩短了,这是一种极端的想象。李白在饮酒的状态下,感叹如一声霹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以,李白在喝酒的时候,将心中的理想吐露,他这个阶段的诗是悲而能壮。

   李白一生都未停止过漫游的脚步,这个看似不着家的浪子,却写出了流传颇广的思乡诗《静夜思》,这也许就是他漫游的真谛,看似忘情,却最有真情。李白乐山乐水,而山水亦有响应,诗文的想象力与自然交融在一起,跨越了时空和语言的阻隔,用最美的语言来讲中国人最美的心灵故事。这段时间也许是李白最为轻松快乐的,终于可以短暂地放下心中的包袱,游历四方。世人嗟叹李白求而不得的仕途心酸,而他早已从宫墙深处走出,迈向了更为宽阔的人生。

 

四、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

 

   公元752 年, 李白第一次来到北寒之地——范阳郡,本想寻找从边塞进入朝廷的机会,但是边塞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这正是安禄山练兵厮杀的地方,而此时的盛唐并没有察觉到来自北方凶狠的目光。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绚丽夺目的色彩也在安禄山的铁蹄之下尽失颜色,繁荣的大唐瞬时成为腥风血雨的战场,万家灯火转入凄惨暗淡,李白奔走在破碎的山河之间,他祈祷这唐王朝能早日恢复往日的繁盛,李白来到避祸的隐居之地——庐山。

   公元756 年,庐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永王李璘的幕僚韦子春,劝说他下山加入永王的军队,一同讨伐逆贼,三请李白出山。李白的人生规划要功成身退,因此,决定跟着永王走,他迫切需要一个机会,完成自己拯救天下的梦想。但是,当时的李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凶险的政治旋涡。“归时尚佩黄金印,莫寻苏秦不下机。”李白相信一定会实现他的理想抱负,但对于政治的天真和理想,使他奔赴了最后的命运。公元757 年,永王谋逆,李白被捕入狱,杜甫描写了当时李白的处境,“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在入狱期间,李白面对死亡,作为普通人也是害怕的,但他依然怀抱对国家的热爱,刻在骨子里的盛唐精神让他无比自信。为此,后人才会觉得李白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就像杜甫承载着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慈悲一样。

   四个月后,李白被流放夜郎,但万幸的是他遇上大赦,在长江调转船头之际,一首诗回荡在两岸,“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带着一种小孩子的天性,喜不自胜,性情自然流露出来。遇赦后的李白,开始了人生最后的漫游。历经世事,李白感受到了更多的凡俗人情和家常冷暖。就如,他哭一位酿酒的老头,“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酿酒的老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应该不高,李白写诗纪念他,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的体贴,表现出他也有“接地气”的地方,有对生活艰难的叹息之情。

   在李白61 岁时,李光弼出兵东南的消息打破了李白隐居江夏的平静,虽然李白当时已经是一位高龄老人了,但还是以一名小兵的身份,拿着长枪,磨剑佩甲,意气风发地离开家庭。李白走到半途,在金陵病倒了,旅程无法再继续。李白的一生犹如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着命运的潮水起伏,打算再一次冲上浪头之时,又被浪花狠狠打下。此刻,李白的冬天来到了他的门前,死神已在额间耳际呼啸,他不得不审视自己那盛极而衰的生命,临去之时写下《临路歌》。李白眷恋这世间壮丽的河山,却也想摆脱它,去追求终极的自由。

 

五、结语

 

   李白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正是这种矛盾的张力使得他的诗篇可以永恒。自然永恒和人生短暂之间的矛盾;清高自由与功名利禄之间的矛盾;政治上的天真单纯与性格上的放荡不羁之间的矛盾。李白将自己比作大鹏,本来可以飞九万里,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途陨落。但是,在笔者看来他就是一只大鹏,在坎坷面前表现出内心的自由和傲岸,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将祖国的山川大河、雄奇壮丽纳入诗篇,用超凡的辞藻营造了一个自由浪漫的世界。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shenhuagxx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学中语言意境营造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