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稿电话:0431-81686158

TOP

咏史怀古,志高才雄——左思诗歌探析
2024-10-25 14:40:08 来源: 作者:屈玥彤 【 】 浏览:55次 评论:0
12.5K

   作为魏晋时期的杰出诗人,左思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更以其豪放洒脱的笔触,留下了千古诗章。本文旨在剖析左思诗歌的艺术魅力, 将其咏史诗、招隐诗分类探究,体悟其中蕴含着的咏史壮怀与隐逸抒情,最后通过以上论述探究左思风力的意蕴、审美及内涵, 以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左思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影响。


一、文典以怨,咏怀壮志——咏史诗

   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评价道: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左思的《咏史》八首大都通过对古人古事的歌咏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题名咏史实际是咏怀,开创了咏史之作的 体。而纵观左思的八首咏史诗,其表达内涵、抒写方式也不尽相同,主题与意蕴具有多重性。本文将以递进的分析方式对左思咏史诗的主题进行分类与论述,以此说明左思是如何通过文典进行历史、自我、现实的交融与情感的抒发。

   (一)从历史走向自我

   在左思之前,咏史诗主要以述古为主, 如东汉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以客观视角对事件进行叙述;阮瑀、王粲《咏史诗》实咏史事,略抒感慨。而左思则开一代之先风, 将历史与个人主观情感进行双向交汇,从客观咏史走向咏怀抒志,个人意志与情感也在其中得到释放。在歌咏中抒写出自己的壮怀, 在盛叹中表达自我的理想,八首中的其一、其三便有所体现。其一的著论准《过秦》, 作赋拟《子虚》,青年人的文赋才气便在此显露,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肯定。同时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又展现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在动荡的历史境遇下左思的功业心愈发磅礴,以大气豪迈之气魄表达平定山河之志向。其三的功成耻受赏, 高节卓不群则表现与鲁仲连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心志的同频,同时也表达身为寒士,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自我意识的融入皆贯穿于左思的咏史诗中,诗人的豪迈与志向贯穿在历史与自我的连接之间。

   (二)从压抑走向解放

   钟嵘虽将左思诗作列为上品,但由于时代文风的不同,他对于左思不假雕琢的诗风略有批评: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 同样是左思豪气干云、意蕴深厚的重要特点,从压抑内心苦闷到张扬个性自由,咏史诗全然表现了左思的心态变化历程。咏史诗其五的开篇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通过京城繁华之貌给人一种开阔壮丽的气势,但其后又笔锋一转否定前文,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反问句增添气势,鄙视尘俗的气魄跃然纸上,表现诗人的个性张扬。其六的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同样以问句表达对荆轲的歌颂,更衬托出诗人的高尚气节。贵者尘埃”“贱者千钧的对比意象更突出了诗人对豪门的蔑视。这种议论式的表达更有慷慨激昂之感,刘熙载《艺概·诗概》:左太冲《咏史》似论体。其六从举例荆轲表达敬佩之情到最终对贵贱态度的说明,逻辑清晰,感情充沛, 是一种逻辑与自我意识的结合与抒发。


二、山水抒志,浑然一体——招隐诗

   左思的招隐诗创作于他的人生后期,在看清宦海沉浮的世事,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抱负终究无法实现后,他的心态、情感、思想都发生极大转变,这也使他的创作主题从咏志转向了隐逸,最初创作此题材的淮南小山《招隐士》文末写道: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而左思的招隐却没有对隐士回归朝堂的劝诫,反而欲与其同隐,心志的变化与坚定体现在招隐诗情感、思想、意义三方面。

   (一)从自然走向心志

   左思《招隐诗》的意趣在于山水自然的恬淡与诗人境界的自洽,写景虽简单素朴却真切可感。其一的自然意象十分多样,荒涂 岩穴的简陋暗含着与高堂华屋的对比, 但是诗人的情绪始终是恬淡知足的,从仰观白云到俯视石泉,天地自然被诗人揽入怀中。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更是直接对比以抒发诗人观点。下文秋菊与幽兰的品性则代表了诗人的高洁傲岸,因此诗的最后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则表达诗人将要追随隐士脚步。其二的前半部分依旧着墨于景色,诗人寓情于景,赋予自然意象以人的行为与品性。竹柏得其真 与《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即以竹柏自比表达不可动摇的本性。弱叶栖霜雪,飞荣流馀津则带有灵动之感,使山水在时间流转间变得生动。后半部分承接上文,运用典故进行说理。纵观二首招隐诗,写景、说理、抒志相互贯通, 诗人在山水间明确表达了不愿为世俗所累, 坚定隐逸的志向。

   (二)从继承走向发展

   左思《招隐诗》的意义在于既继承了阮籍的隐逸思想,同时又在阮籍创作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与超越。阮籍作为正始时期隐逸思想的代表,为摆脱政治黑暗的痛苦,他以老庄思想抒发自己的压抑。他既怀着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 的心酸无奈,又通过放浪形骸的举止对抗名教,嘲讽礼节的虚伪,使这种隐逸思想带有复杂性。左思在精神上继承了阮籍思想的复杂,他们同样有过鸿鹄之志,有着儒家情结, 却又希望通过老庄哲学获取心灵解脱。但不同于阮籍的是,左思没有纠结于此,而是从矛盾中解脱出来,真正地将老庄的隐逸思想看作支撑他人生的精神力量。因此他的《招隐》在描写自然时并不像阮籍的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带有肃杀阴冷之气,而是充满生机蓬勃、清丽温馨之感。诗中白云流水、秋菊幽兰,呈现一片祥和恬静,在这种美好自然的影响下, 可以体会到诗人终于摆脱了让他痛苦挣扎的世俗,达到了真正返璞归真的效果。因此,自然在左思笔下也不再是单纯排解忧思的工具, 而成为寄托美好的对象。


三、风骨传世,逸韵高风——左思风力

   左思诗歌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矫健, 气势昂扬所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被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左思风力。在内容和风格上继承并发扬了建安风骨,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一)雄健笔力,精湛技巧

   左思慷慨任气,诗歌情调高迈,以咏怀为主,很少雕饰,语言质朴,笔力劲健。其诗歌语言不善雕琢字句,自然天成,有着古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左思的诗歌只求表露内心所蕴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而无意雕饰, 其语言质朴明快,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注重表达的真挚和直接。例如,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一句,用质朴的语言揭示了门阀制度下社会的不公和英才的埋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在左思的诗歌中, 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通过直白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例如,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一句,虽然语言质朴,却蕴含了诗人对门阀制度长期存在和根深蒂固的无奈和愤慨。

   诗人质朴无华的语言使诗歌看似信手拈来,实际在语言文字的结构安排上,十分简练严谨。譬如《娇女诗》开篇即点出娇女 的主题,简洁而直接,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通过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两句,诗人直接描绘出娇女的外貌特征,同时也传达出对女儿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她们共同的童年场景,将两个女儿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的结构更加紧凑。这种分总式结构使得整首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笔调诙谐幽默,把幼女稚气拙朴的情态和形态写得生动逼真。

   (二)志高才雄,壮怀胸襟

   钱基博的《中国文学史》,对左思颇为赞赏,云:惟托讽谕之致以为《咏史》诗, 胸次高旷,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铸伟辞,故是一代作手,岂复潘陆辈所能比垺。 左思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志高才雄。在文学创作上,左思耗费十年心血创作的《三都赋》,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远大的志向。该赋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壮丽景象与风土人情,结构宏大,文辞瑰丽。左思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这种对艺术真实性的坚持,体现了他高尚的艺术追求。综观《咏史》八首,在慷慨悲凉之中,充溢着诗人傲岸不屈的人格魅力与横溢的才气。八首诗以史为鉴,展现了左思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这组诗不仅体现了左思卓越的诗歌创作能力,更蕴含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左思在诗中畅抒自己的理想,表达了被门阀制度压抑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示要以历史上的高洁人物为榜样,以期实现报国之志。这种才志结合的特点使《咏史》八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左思的壮怀胸襟直至晚年仍存于其心中无法磨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此四句出自左思晚年所作的《杂诗》。左思晚年理想破灭之后, 回顾一生,顿生悲凉慷慨之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却含蓄凝练,诗人以物候的变化来表现时光易逝,面对荣枯之变诗人满怀愁绪, 因而产生壮志难酬的苦闷与青春易老的感慨。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表现诗人的压抑苦闷,而结尾的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对于理想破灭的无奈悲哀则直抒胸臆。虽然这首诗整体上慷慨悲凉,但是也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苦苦坚守,更显其壮阔的胸襟与气魄。

   (三)建安风骨,承前启后

   “左思风力是对建安时期建安风骨 艺术风格与深邃思想的继承,但更多的是左思个人诗风的独有特征。首先,左思风力 继承了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雄健深沉的艺术风格。左思的诗歌,如《咏史》八首, 不仅情感深沉,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其一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与曹植《白马篇》的羽檄从北来,历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凌鲜卑。在情感风格上极为相似,一脉相承,都赋诗明志,抒发大一统的理想。其次,因为在仕途上,左思与刘祯有着类似的经历,因此二人的诗风都有着犀利不屈之感。刘祯的《赠丛弟三首》之二: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赞扬松柏对抗冰雪风霜的精神,诗人表达了虽遭挫折但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而左思的《咏史》诗其五也有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之句,表现左思不流于时俗的高傲性格和对门阀制度的抗争精神。

   因此,左思对建安文学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左思风力有着特殊的形成背景与原因。左思早期秉承儒家的济世思想,因家世、外貌等一直不得跻身上层社会,加上社会动乱与玄风的双重影响,最后走上隐居之路。这些人生与思想的变幻动荡,使左思郁积着很多的不平与不满。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左思诗歌的独特风格,即左思风力。左思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又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而左思风力,也曾影响和启发过后世很多文学名家,如陶渊明、鲍照、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等,他们无不从左思风力中汲取文学养分。


四、结语

   左思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东晋时期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的窗口。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矛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更让我们感受到在历史的激荡中, 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寒门学士,在飘摇岁月里仍不改其壮志与风骨。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shenhuagxx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宋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下一篇浅析汪曾祺小说中的审美艺术与抒..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