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稿电话:0431-81686158

TOP

红土地上的读书郎
2022-06-30 13:49:46 来源: 作者:梁路峰 【 】 浏览:286次 评论:0
12.5K

    井冈山下,红土地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瓜子洲小山村,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金橘之乡

    说来话长,很小的时候,文学,就像一粒种子,深埋在我的灵魂之中。初中时,迷上了四大名著,也爱上了写作,学校的作文园地常有我的小文张贴示范,也让我拥有了神圣的荣誉感。

    迷恋四大名著和《福尔摩斯传》《乱世佳人》等外国文学作品,源于对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与荡气回肠的情节描写的钟情;源于人物情感的渲染与思想的融通带给我的巨大震撼,并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

    那一年暑假在家,白天放牛,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煤油灯倒在被子上燃烧起来,当双脚被烧痛才发现火苗正往上蹿,我慌忙扯下蚊帐,大叫大喊, 母亲闻讯赶来把火扑灭,可是我的双脚已被烧得血肉模糊。治疗期间,我却手不释卷, 看了一本又一本书,一篇篇小文酝酿而就, 所以巴不得伤口慢点好。

    那种落笔即成的自豪感,弥漫了我整个少年时代。我几乎把写作和阅读课外书当成了学习的全部。极度偏科,数理化一塌糊涂, 自然高考名落孙山。

    回家务农,整地、铲山、割稻、筑田、插秧,累死累活一天只能挣五工分。家里人多劳力少,生活贫困,青黄不接。我只有骑自行车跑一百多公里山路,从湖南桂东到井冈山市黄坳圩赶集贩卖烟叶,有时拉着板车走,从南江、黄坑乡到井冈山市下七、黄坳乡倒卖农具、日用品。更无奈的是跟随大人们到六十多公里远的五斗江乡庄坑村深山老林运木头,早出晚归,每天翻越三座大山, 过五座悬空木桥,提心吊胆,经历无数次生死攸关的惊险,几次差点车毁人亡。

    每到晚上,我点着蜡烛,在刺骨的寒风中, 在静得令人发怵的深山工棚里,坚持把一天的心情和感受写出来。工友们说我傻,写那一文不值的东西白费心思,还不如推一根木头出山就有十来块钱。我没有理会,我明白文字在我心里的价值。

    文学如一束耀眼的亮光,刺穿了一个山里娃眼里的贫穷与苦难。无数次投稿泥牛入海,让我感受着失败,最让我心疼的是每次要贴上八分钱邮票。这可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那年春天,公社书记赖治宪下村调研。父亲是村支书,下村干部的吃住都由父亲安排。机缘巧合,我与赖书记同睡一张床,我不知道他就是几万人的父母官。他白天下村组,晚上与我一同睡觉,有时他会翻看我写的东西。一天晚上,他问我去不去公社打开水扫地,我当即回答说,会去!第二天,他派人通知我收拾行李去公社报到,就这样, 我成为公社的一名勤杂工。

    我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凌晨五点钟起床,打扫一栋一千六百多平方米的两层古屋和四合院,然后为所有社领导送上开水。早饭后,第一个到办公室协助文书整理报刊、文件,写简报、刻钢板、下通知、出黑板报。太阳落山了,我还得去割一竹篓鱼草,投放到大院门口的那口鱼塘喂鱼。

    起早摸黑,周而复始。经常要跑十三个自然村六十八个村民小组送通知和书信,奔波四十余公里山路。三个月后,领导安排我到文化站做图书管理员,我才醒悟,原来是赖书记在助我圆文学梦!

    文化站没有编制,于是我被安排到了一家染布厂当出纳员。就这样,在乡镇企业干了八年。其间做过售货员、供销员、采购员、会计员,食品厂厂长。身为厂长,我却没有停笔。出差时,在车上写,在宾馆里写。白天工作,夜深人静时熬夜创作。我创作的二百余篇小小说、散文在报刊上发表。

    勤奋和苦练为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一九九一年十月,乡里安排我回文化站工作。我自筹资金在圩镇街道办起了一家小书店和阅览室,将文化站搬进了街道,走进了百姓心中,还组织了一支文艺宣传队,进村入院巡回演出,深受大家欢迎。文化站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先进单位,我也被评为全县先进文化工作者,我创作的一百余篇作品先后在报刊发表,我也因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记者。

    一九九三年三月,县领导又把我调到遂川县安村水电工程建设指挥部做宣传工作。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又成了我新的创作基地。一次,县委书记胡龙生前来工地视察, 对我写的简报大加赞赏。领导的鼓励为我打了一支兴奋剂。但那时我的工作待遇并不理想,于是我给胡书记写信诉苦,我还是一个临时工,感到前途渺茫。不久,胡书记打电话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我安心工作,好好创作,多发作品,争取好的成绩。

    一九九三年冬天,安村水电工程建设工地发生一起重大命案,警方很快破案。我连夜写出了一篇关于案件侦破的通讯分别在《江西日报》和《法制报》刊发。公安局局长看见后亲自来找我,问我去不去公安局做宣传, 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机会也许只留给不懈努力的人。一九九四年四月,我成为一名公安宣传员。于是我扛着摄像机,挎着照相机,披星戴月,随警作战, 夜以继日地写作,直到把稿子写好发表。一篇篇来自最前线战友心血与智慧的作品不断见诸报端,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赞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写作给了我生活和工作的动力,也不断改变我的命运。文学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虽然积劳成疾,但无怨无悔。

    天有不测风云。二〇一〇年一月,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突遇车祸身亡,让我难以接受,痛不欲生。但正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才让我从绝望中走了出来。这是自我救赎,也是对儿子的一种怀念。

    从警二十八年,我经历了许多奋斗历程, 三年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求学,四年西南科技大学法学本科自学,六年司法考试,六年公安部文联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进修高研班学习,一直奋斗在追寻知识的路上,用知识改变自己,永无止境。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井冈山鼓角相闻的红色历史给予我丰富的文学滋养, 一个在红土地上的少年读书郎,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正在撰写礼赞新时代的诗章,圆少年时的文学梦,警察梦。


(发表于《参花》2022年,5期下

想看更多散文,可订购当期或订阅《参花》 

咨询电话0431-81686158,咨询QQ220113786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shenhuagxx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那一抹翠红 下一篇少年已老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