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稿电话:0431-81686158

TOP

黄砖
2021-09-17 15:24:18 来源: 作者:李华 【 】 浏览:373次 评论:0
12.5K

1

    一日,村里的“能人”老鬼出现在村主任家,他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村主任,我今天来与你合计件事,你看中不中?

    啥事?村主任正在院子里给他的那台手扶拖拉机上油。

    这村子里的黄土地一直就这样荒废着,可惜了!我想搞个砖厂,之后农民变工人,能拿上工资不说,还可以入股,按比例拿红利。

    原来,在村子北边,有些地荒弃好些年了。每到夏天,放眼望去,满目是绿肥肥的草,鲜嫩得快要淌出油来。据说,这里原是个黄土包,只要抡上一大锄,黑泥下面就会有黄土露出来。当年在大生产的号子下,人们把它填平了,变成了旱稻田。可是听老辈们说,地里的收成一直不好。这几年,农村改革变了样,好多农民不再刨着脚下的土地过日子,外出打工一两个月就能赚回半年的庄稼收成。

    好多地就这样荒了,任由杂草疯长。村主任一听,乐了。这个村一直是乡里的困难村,前两个月刚改选了村干部。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何烧第一把火,正愁一时无计呢。眼前这老鬼,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也是出了名的“能折腾”。起早摸黑地张罗菜地,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怎么说也是个“富裕户”了。本来么,农村人种粮天经地义,屋前屋后种点儿菜,那是供自家吃的。他却非要把好端端的田全种上菜,说什么“城里人就是贪这口新鲜,菜比粮好卖”,气得他老婆阿花手指头直直戳到脸上来:鬼头鬼脑的死老头子,你跟安安耽耽的日子有仇啊?直到厚厚的票子拿在手上,阿花的骂声才歇了下来。从此,“老鬼”这名号,就在村里叫开了。

    如今老鬼愿意继续“折腾”,带上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帮着村主任把“第一把火”烧起来,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村长又看了看自家的手扶拖拉机,这“铁牛”农耕时犁些田,闲了搞些运输。办砖厂,肯定有搬运的活儿,还能带上自己“共同富裕”哩!办砖厂的事,就这么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了。

2

    几个月后,厂房盖好了,机器到位了,技术员也请来了,老鬼家里却炸了锅。这事儿,还真是老鬼惹下的。

    老鬼家有两个儿子。在农村,男人上了岁数还不结婚,人家就要说闲话了。用倒腾蔬菜赚的钱,办两个儿子的喜事也能办得挺风光。阿花的意思是种菜卖菜再加把力,没准还能在城里买套房,以后孙子也好当个城里人。没承想,老鬼为了办砖厂,竟然闷声不响地去信用社把家里的钱全提了出来。

    没法活了,不当我是个人啊,一声不吭全投进去了!还拉上村里人一块儿入股,这要是亏了,可怎么见人啊?阿花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

    老鬼刚从厂里回来,吸了一口烟吞吐着,打开收音机又关上。一听这骂声,迎上去,“嘿嘿”地笑,一副死烂相。

    你是想让两个儿子打光棍不成?

    什么话嘛?开厂和结婚不冲突,再说了,他俩这也没有结婚的打算嘛。

    你个老不死的,一声不吭地把自家的血汗钱往外捧,儿子以后的婚事怎么办?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阿花鼻子一酸,又哭开了。老鬼吐了一口烟圈,说,这几年各村镇都在大搞开发建设,这砖一定能用到,如果能够把那些生意拉点过来,肯定能赚钱的。只要生意好,说不定两年就能返本了。到时还能亏了这两小子?阿花听着,想的却是现在也没法把钱拿回来了,只好默认了。

3

    煤炭小山似的堆放着,机器整日轰鸣,没几日,第一批劳动成果出炉了。这一批砖色泽蜡黄,形状整齐,质地坚硬,是上等好砖啊!老鬼和股东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松了一下。砖好,可大家心里多少有点不安,订砖的客户不多,虽然一个月前,大家已经大张旗鼓地宣传开了。股东们也是左右托付,亲传亲,戚带戚,以后要用砖了,就到咱的砖厂订购。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知名度远远不够啊。偶有三三两两的人来,也只要一辆车的砖,说是围堵矮墙,建个茅厕什么的。

    砖还在不停地烧出来,眼看积压得越来越多,老鬼有些坐立不安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得跑市场,上门推销,可是这着实让他有点犯难。啥叫市场?他心里还真没底,难道就像在菜场卖菜一样?更让他头疼的是村里的路。与砖厂相通的几条机耕路,雨天烂泥晴天灰尘的,卡车进出真是不方便,一不小心就陷在路边没法动弹了。如果有辆对向开的车,连怎么避开都难。客户一看这情形都不禁皱起了眉头,眼看着好几单快要谈成的生意,都没了音讯。

    这样的日子,混了差不多半年。砖要烧,工资要付,村里人入股的钱东花一点,西花一点,也所剩无几了。眼看着钱就要打水漂,几个小股东憋不住,吵着要退股。好在有约在先,好话说了一大堆才平息下来。有一个股东实在难缠,老鬼只好把那人的股份转到了自己名下,借钱垫了股金。这件事,老鬼没让阿花知道,否则,恐怕她就真的要死给自己看了。

4

    夜里,老鬼提了两袋米酒到家,刚端起酒杯嘬了一口,阿花又开始骂起来:两个儿子要打光棍了,你脸上有光啊?你把钱给我取回来,要不,我今天死给你看……阿花越骂越气,越骂越伤心,又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了。

    老鬼起初还是低头喝酒不当一回事,这半年多,他已经习惯了。他想只要老婆骂够了,气消了,事也就息了。可阿花的话还是惊了他一下,端着酒杯的手不禁抖了一下,溅了一下巴的酒水。想想这投入的钱还真不是一笔小数目,那可是一家人多年的积蓄啊。

    你不用担心,要娶的尽管娶,要置办的尽管置办,入股的钱全由我一个人承担,我不会连累你们娘仨的。老鬼嘴硬得很。

    阿花最终还是软下来,只会坐着叹息了。大儿子老实巴交,在村里也算得上是读书人。当年高考差两分落榜了,后来在当地机械厂里干活,肯学悟性又好,没几年就当上了技术员,再后来还是个小组长了。虽然工资不算太高,但不愁没活。他不会处对象,按现在的话说,太实在,没花花肠子。好不容易经人介绍处了一个,本来谈得好好的,可坏在了自己嘴巴上,把家里的老底抖了出来。姑娘一听,想想要是那砖厂亏大了,长子代父,这债还得自己背呢。于是就吹了泡泡了。

    小儿子却不一样,长相不错,天生油头滑脑。可他眼光高,总嫌这个不漂亮,那个没气质。这几年,女朋友换了好几个,工作也是没个正形,东一棒西一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饭桌上,大家都低着头吃饭,小儿子的话打破了大家的沉闷。妈,我看中了一个姑娘,这回当真,我要娶她。

    那可不行,你哥的事还没着落呢。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要不然村里人会看笑话的。又是那一套,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在意?

    小儿子撇撇嘴,显出不屑的神色。你要结先结好了,大不了我打光棍。大儿子扒完了饭,碗一推,自顾自上楼去了。

    要不是因为你,我恐怕早就有小娃了。小儿子还在嘀咕着。

    老鬼咳了一声,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着他。

5

    过了年,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了。一条省道要通过这个村的中心,南接邻镇,北抵海边。这几年大兴开发,政府看中了这个海边小镇的无限潜力,决定打造成本市北部的中转基地,所以要先修路。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大路一通,百事顺通”,这话到底没错。没半年工夫,那条十几公里的省道就开通了,附近好多荒地都填平了,大型企业纷纷落户于此。

    砖厂也因此有了希望。老鬼硬着头皮去跑企业,找老板,终于也谈成了好几桩生意。他毕竟是农民出身,在地里刨了多年,种蔬菜自然是一把好手,可是谈生意却心虚得很。他不会转弯抹角,见了老板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每次都不忘说:价格优惠,质量保证。

    他从来不提包,也不穿西装,但口袋里总装着中华烟,他知道一支烟能拉近不少距离。砖厂烟囱是这个镇上的最高建筑,他就指着那烟囱对老板们说,我们的厂就在那里,您要用砖,随叫随到!

    这不,饭桌上,老鬼扳着手指估摸了一下,照现在的形势,年底就能把去年的损失补回来,明年就可以转亏为盈了。这样想着,禁不住哼起了京剧《红灯记》选段:我看到革命的红旗高举起,抗日的烽火已燎原……待那风雨过百花吐艳,新中国如朝阳照人间……

    阿花正在厨房烧菜,见他这般样子,忍不住骂:死鬼,你是神经病发作了,还是踩着狗沤了?

    话不要讲得这么难听,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老鬼傻笑。

    哟,胃口蛮大,到时叫你吃不了兜着走。阿花使劲白了他一眼。

6

    大儿子照样上班,好像根本就没把找媳妇的事放在心里,阿花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那天晚上,大儿子早早钻了被窝,阿花上楼来了。

    娘给你说个事。小黑前几日说,有个安徽姑娘挺好的,依娘看,你要不去见见面?小黑是村里的知识青年,读过中专,只是人长得太矮,没有本地姑娘中意他。前些年他在村口自家民房里开了家杂货店,全村独他一家,小本生意做得挺红火。前年,经人介绍,他娶了个安徽姑娘,现在儿子都快八九个月了。小黑说的那个姑娘,就是他老婆同村人,说要是嫁过来,老婆也有个伴,挺好的。

    大儿子“吧嗒吧嗒”地吸了几口烟,时钟有节奏地响着。过了一会儿,他开了口:妈,那我过两天去看看好了。

    隔天,相亲的大儿子回来了。身后跟了个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但掩饰不住水汪汪的大眼睛。略旧的花格子衬衫蛮合身,是个典型的农村姑娘,她就在左邻右舍的目光中跟着他走进了院子。恰好阿花在家,大儿子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姑娘爹妈通情达理得很,知道有个老乡在这里过得挺好,就说:只要你不亏待俺们闺女,苦点俺们不怕。让姑娘跟你走一趟,只要姑娘点头,俺们没意见。

    阿花听得心里暖烘烘的,双眼湿润了。她拉着姑娘的手,上上下下端详了一遍,好闺女,你就当这是自家,多住几天,阿妈等着你的回话啊。姑娘两颊“唰”地就红了,低了头,不说话。

    阿花忙着下灶去了,她要给这位好闺女做一顿好吃的,接风洗尘。

    其实姑娘来时心里就想好了结果,因为小黑的老婆已经把大致情况和她提过了,她就是看中他的人。姑娘羞涩地笑笑,头埋得更低了。

7

    这一年,大家铆足了干劲,砖厂的销路也打开了。镇上又有了大手笔,要建设国家级渔港,周边的配套设施就快要上马了。想想这么多房子造起来,那得要多少砖啊!老鬼满脸的春光。

    国庆节秋高气爽,大儿子要办喜事了。这大半年里,安徽来的姑娘给村里人的印象不错,本分老实能干,简直就是家中的贤内助。婚礼那天,姑娘打扮得真是光鲜,酒席挺丰盛,办了十几桌,院子里外都摆满了。村里男女老幼都来贺喜,小儿子成了大忙人,里外招呼着。有个漂亮女孩紧挨着他,不用说,就是他的女朋友了。

    欢笑声里,农家人喷喷香、美滋滋的好日子,正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发表于《参花》2021年6期中) 

想看更多作品,可订购当期或订阅《参花》 

咨询电话0431-81686158,咨询QQ220113786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shenhuagxx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篇:替身(四) 下一篇拍蝇记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