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稿电话:0431-81686158

TOP

春来柳色黄
2021-08-05 09:51:46 来源: 作者:文香婵 【 】 浏览:480次 评论:0
12.5K

    柳树,植根于万千树木之中,道旁、河边、湖畔随处可见,平平常常。它平凡而伟大,默默无闻地以自己的柔美静谧、淡雅纯洁、仁心博爱,装点着美丽的大自然,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早春时节,冰雪尚未融化,北风依然凄厉。寒意料峭之中,柳树已在暗暗地积蓄力量,孕育生机,悄悄地萌动。待到早春气息渐浓,柳树早早地醒来,结出了米粒般大小的嫩芽,挂在枝头,像是枝条上镶嵌的一颗颗珍珠,像飘荡在空中的一缕缕摇曳的绿绦。在淡淡的迷雾中,愈发鲜嫩和晶莹。

    随着春天步伐的加快,渐次生长的柳叶,像弯弯的月亮,发出洁白的亮光。尖尖的柳叶,剪出了缱绻的绿意,寄托着无限的情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动地展现了柳叶的空灵和律动,而此时,正是柳絮飘飞的时节。

    我喜欢洁白的柳絮,它们像大朵大朵的雪花,在半空中轻轻飘荡。它常常让我想起少年的故乡,在乡村池塘边、河流旁追逐柳絮的情景。

    突然就想起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吟咏柳絮的诗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的词,意思是说:看着像花但又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它飘落到地上。杨花虽然离开了柳枝,看起来好像无情,但却自有它的愁思。鲜嫩柔弱的柳枝,像是思妇饱经离愁之苦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是思妇的柳眉凤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在梦中,思妇踏上万里征程寻夫,却被声声黄莺惊梦。

    我不恨飘飞落尽的杨花,只是恨满地落红难再重缀。拂晓的一场春雨过后,落红已无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细细看来,这哪里是杨花啊,分明是离人苦愁的眼泪。

    这首词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把咏物与写人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每次读这首词,就对柳多了一份情感,就对柳树多了一些喜爱。

    天空一日明媚一日,泛青的枝条,披上了浓密的外衣。柔和的春风轻抚着柳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了万物,柳叶在细雨的洗刷下,闪出粼粼的波光。“夜来春雨润垂柳,春水新生不满塘”。万物萌动,云敛虹霁,被春雨润泽、染绿的柳树,生动而鲜活。那新生的枝条深情款款,像少女浓密的长发,瀑布般倾泻而下,在微风中婆娑起舞,摇曳多姿。伴着春天的芳华,姿容妙曼,飘逸多情,处处荡漾着鲜亮的气息。

    “春至风花各自荣,就中杨柳最多情”。春暖花开,杨柳依依,少女的时日恍然若梦,在如歌的岁月里,柳树柔情蜜意,缠缠绵绵,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年少与顽童一起,在公园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绿茵茵的,很是神气。姑娘们用稚嫩的柳条,装扮成漂亮的新娘子,青绿的衣裙,映着稚气的脸庞,晶莹剔透,玲珑玉立。小男孩们则摘下柳枝,用手轻轻一拧,抽出里边的白色枝条,截成十厘米左右,两端轻轻一掐,便做成了简单的柳笛,用小嘴吹出各种乐曲。

    婉转动听的柳笛声,让我们的思绪更加向往那美好的生活,对未来人生充满殷殷的希冀。孩提时代,吹柳笛、戴柳帽、穿柳衣,童趣无限,更增添了童年时光的惬意和欢乐。柳树的生命力是极强的,她不惧寒冷,不怕艰难,随处可生,随处可长。在水边随便插上一枝,她便潜滋暗长,献给你绿丝万绦。

    她虽不如杨树枝粗干壮,也不如梧桐绿茵如盖,更不似青松伟岸挺拔。但她在风刀霜剑之中,一任恶劣气候的肆虐侵袭,以惊人的毅力与寒冷搏斗,在风雪重压中顽强地生存、繁衍。待到炎炎夏日褪去,秋天的暴戾日盛一日,无边的秋风吹得各种树木枝枯叶衰,一片寂寥,空中的落叶,随着飒飒的秋风满含幽怨地飘然下落。而柳树在这万物肃杀之时,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浑身仍披着绿色的盛装,坚守着不变的信念。柳枝的尖部依旧绿意盎然,仍在倔强地生长。“袅袅斜笼寒雨,年年荣乱愁肠”。直到冰封大地,雪压枝重,寒冬已深,万物遁形之时,柳树才极不情愿地脱下冬装,又开始孕育来年生机,挺进又一轮回的岁月羁旅。

    在河塘边、井沿旁、河坡上,公园内柳树的根部生长着长长的根须,灰白色的,一缕缕飘荡在水边。这柳须性凉,可清热解毒,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年代,人们生病发烧了,便用柳须熬茶治病。柳树无怨无悔,一生奉献,为他人的平安,为人类的健康,竭尽绵薄之力。

    柳树是柔弱美丽的,她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给生活带来了无限希望,她虽然卑微,但她把一腔热情献给了多彩的世界。柳树秀外慧中,朴实无华,亦柔亦刚,既保持了坚定的内在品质与定力,又不失灵活的生存艺术。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赞美。


(发表于《参花》2021年,5期

想看更多散文,可订购当期或订阅《参花》 

咨询电话0431-81686158,咨询QQ220113786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shenhuagxx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许一身布衣清欢 下一篇小院青秋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