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稿电话:0431-81686158

TOP

深情相依的夫妻树
2022-01-20 10:34:44 来源: 作者:宋新明 【 】 浏览:447次 评论:0
12.5K

    记不清我来了多少次,每一次我都驻足留恋,每一次我都被这两棵深情相依的夫妻树所感动。

    这里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丁耀亢的故居,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个古时称之“橡谷山庄”,现在名为“相家沟”的地方。这两棵夫妻树是银杏树,系丁耀亢之父丁惟宁所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这两棵银杏树,一棵在西,一棵在东,树干粗壮,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冠高大,约有二十米高。西边这棵雄树生长茂盛、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枝向东倾斜,遮在东边这棵生长矮小的雌树上,就像一个魁梧的男子汉用手臂轻轻挽住娇小妻子的臂膀,呵护她,亲昵她,并窃窃私语着说不完的情话。而东边这棵银杏树就像一个娇羞的妻子,她偎依在丈夫的肩头,享受着丈夫的爱抚。

    这就是皇华镇有名的“夫妻树”。

    也许自从被栽植下第一天起,它们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就不停地向着天空和大地伸展,一点一点离对方近些,再近些;它们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去实现相亲相爱的梦想。无数个寒暑往来,数不清的风吹雨打,它们始终不畏艰难,坚贞不渝。不知在什么时候,它们的枝叶相触在天空,根基痴缠在地下。终于,它们不再遥遥相望,不再只靠飞落的鸟儿和翩翩起舞的蝴蝶表情达意,传递呼吸。

    它们相偎在这空旷的山根下,三面是连绵起伏的黑牛山和黄豆山山系,只有向北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从脚下流过,滋润着它们,让它们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周围山上的映山红、野菊花、喇叭花等各种花都争奇斗艳,它们不羡慕、不嫉妒;田野里的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等各种果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它们也不眼馋。它俩站立在这块平坦而又肥沃的土地上,相扶持着,没有孤独,不会悲观,全力向上生长着,在这山山岭岭之间,树立了伟岸的形象。

    四百多年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依相偎,不离不弃,如痴如醉。无论什么样的山风吹过,无论什么样的严寒拷问,它们始终亲密相偎,哪怕它们的手臂不停地颤抖,甚至断裂,甚至干枯,但始终执着地紧握在一起,不曾分离。

    每次我站在树下,都会感受着这树与树的深爱。我常想:这是当初栽植者的有意还是无意?无论如何,这都是大自然善解人意的造化。一棵雄树用自己庞大身体为另一棵雌树遮挡风霜雨雪。它旁若无人的凝视、倾诉、私语;它指向天空的枝干,是否想高歌一曲,将自己无限的爱意尽情表达。而这棵雌树则小鸟依人般幸福地享受着这一切。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根基缠绕根基,枝叶挽着枝叶,一往情深,令人惊奇。

    在小溪的西边是一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相家沟村。栽植它们的主人丁惟宁和大文学家丁耀亢的故居就曾在村子的中央,现在已成为一排民房。两代宗师的文化符号就这样消失了。

    虽然它们主人早已逝去四百多年,但它们留下的文化血脉还一直在流淌,在传承。特别是位于村东的这两棵夫妻树,还傲然屹立在相家沟的文化圣地上。它们不只延续主人的生命,还给周围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福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成为周围村庄百姓心中有灵气的“神树”。有的甚至不远百里来烧香许愿。站在树下,抬眼望去,只见翠绿的枝条上挂满了数不清的红布条,在蔚蓝的天空下,像一面旌旗随风招展,这每面小旗就象征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解放前农村因为迷信,很小的孩子如果身体不好,家人便请老先生看,有的要找干娘干爷,否则不好养。后来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为了自己儿女的健康和安全,一般人不愿再给人家当干娘干爷。没有办法,有这种需求的人家就只好到相家沟来,拜这两棵银杏树为干娘干爷。

    每当我带人来瞻仰这两棵树,常常见到树下虔诚的人们嘴里念念有词,在为孩子祈福。仪式快结束时,它们便把写有字的小布条拴上一颗小石子,朝树上扔去,小布条便稳稳地挂在了树枝上。还有仔细的人家,从附近农户家中借来梯子,亲手将布条系在粗壮的树枝上,然后才放心地回去。

    每次见到这种情景,我就想,这对夫妻树有着多么宽阔的胸怀啊,无论谁来找它们,从不拒绝。它们用自己的博大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啊!什么是博爱,也许这就是博爱!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穷富贵,不分职位高低,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它寄托着多少人的美好愿望啊!

    在小溪的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叫“野鹤桥”,是丁耀亢在教私塾时筹资修建的。丁耀亢,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木鸡道人、西湖鸥吏等。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他的著作《续金瓶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有学者考证他父亲丁惟宁是《金瓶梅》的作者)。他从诸城城里来到相家沟村后,就在这两棵夫妻树的北边建起私塾,以教书谋生。塾堂的西边就是条山涧小河,河不大,平常只是淙淙流淌的涓涓细流,清可见底,银针似的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每到夏季雨水大的时候,山洪暴发,河水就涨满湍急,无法往来。孩子们常常被阻在河边,干瞅着塾堂过不去。丁野鹤心里非常着急。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学,他便找附近村子里的几个富裕人家筹资修建了这个小石桥。从此,无论发多大的水,孩子们再也误不了上学了。人们为了表达对丁先生的敬慕之情,就给这座小桥取名“野鹤桥”。

    三十多年前,“野鹤桥”是通往这对夫妻树的唯一通道。夫妻树和“野鹤桥”也成了丁氏父子留给相家沟村的重要人文遗产。因为丁耀亢教出很多优秀的学生,丁家的后代丁昌燕还是清代“翰林”。为让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传承,相家沟村委会在私塾旧址建起了一所小学校,这两棵银杏树就在学校的大门口外面。学校建成后,通行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护“野鹤桥”,也为了方便群众到夫妻树下许愿,相家沟村委会就在“野鹤桥”的东面又修了一座又长又宽的石拱桥。“野鹤桥”则不再允许通行。夫妻树更是得到了重点保护。后来学校被撤并,拆除,通过招商重建了丁耀亢的塾堂。

    现在,夫妻树不仅是周围村庄人们许愿的父母树,也是游人渴望一睹风采的名树。每每有朋友到诸城来,我都会带他们来到相家沟,来到夫妻树下瞻仰。


(发表于《参花》2021年,10期

想看更多散文,可订购当期或订阅《参花》 

咨询电话0431-81686158,咨询QQ2201137863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shenhuagxx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细细风来淡淡香 下一篇老爷爷与老嬷嬷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